如何从根本上化解面试中的压力?
作者:zhujianeng 日期:2014-03-25 浏览
曾经给东华大学的同学做了一场压力面试讲座。
以一段情景模拟开始。我向同学们提问:
“当面试官在见你的一面后就直接对你说:‘我觉得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,你可以走了。’这个时候,你会怎么表现?”
一位女同学发言说:“我可能脑子一片空白,我肯定很难堪,很紧张,也很委屈……,我可能会很不情愿的走开……,我很想向他辩解,可是我可能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……,我会很挫败……”
很多同学点头表示理解这样的说法。
我给大家解释到,这是一家公司招聘销售人员的压力面试环节案例,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这个令人难堪的面试设计的用意——考察应聘者承受不被认可、被拒绝的压力能力;在不被认可、被拒绝的压力状态下的素质表现,以及在这种状况下的应变能力。
这就是压力面试。而大多数人会与这位同学一样,产生同样的情绪和相应不知所措的行为。
不管我们在简历中是如何描述自己承压能力强、善于应变、坚持不放弃等等,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在这样的情境中,有可能被打回了原形,暴露出真实的自己。
这就是面试官的目的,当然,他做到了,他由这种情景反应中可推断出我们可能的压力承受能力。因为雇主们不仅要知道我们是怎样说的,更想知道我们将怎样做。
当然,这种结果也不是我们作为应聘者所满意的,因为自己没有机会应对就败下了阵。
问题是:为什么会这样?
回顾一下前面这位同学的回答,看下面我们的对话:
我:“你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?”
同学:“我觉得他在否定我,在刁难我,毕竟他还不了解我,凭什么给我下这样的结论?”
我:“是的,他是不了解你,但他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呀。”
同学:“他的看法不正确,没有依据。”
我:“你觉得不公正,是吧?那你应该怎么办?”
同学:“我要为自己辩解,我会告诉他我为什么来应聘,为什么这个岗位适合自己,让他了解我。”
我:“很好,那你做到了吗?”
同学:“好象不容易做到,因为当时有情绪了,没法让自己冷静下来”。
我们可以看到,我们的对话中这位同学已经处于平和状态下,在这种状态下她自如展示出自己的思想和理智,也知道应该怎样做更好些;可当时她没有这样做,因为在这样极端的情景下,她首先被委屈、难堪、紧张的情绪所控制,又怎能使自己冷静地阐述自己呢?有可能就会失去很宝贵的解释和展示自己的时间。
事实上,外在事件或刺激并不等同于压力,它只是压力的来源;对人来说,真正的压力是这个外来事件或刺激给我们带来的情绪变化,这是内因。所以,在压力面试中,首先要做到的是要控制自己的情绪,让自己时刻处于平和、冷静、理智、自信的状态。
那么,外在事件是怎么导致情绪的产生?
再次回顾前面同学的说法:
“我觉得他在否定我,在刁难我,毕竟他还不了解我,凭什么给我下这样的结论?”
当我们遇到一个外在事件或刺激下,我们往往同时会产生一个解释:为什么是这样的?紧接着,会相信这个解释,同时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。
有一个典型的故事。一个人打算向邻居借斧子,但又担心邻居不肯借给他,于是他在前往邻居家的路上一直在胡思乱想:“如果他说自己正在用怎么办?”,“要是他说找不到怎么办?”…… 这人一路上越想越生气,于是等到敲开邻居的门后,他说的不是“请把你的斧子借给我用一下吧”,却张嘴说道:“留着你的破斧子吧,我才不借呢!” 说罢,气呼呼地扭头就走。结果惹得邻居莫名其妙。
事实上,问题往往首先出现在自己对事件或刺激的解释上。不同的解释,会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。
重新回顾我们这位同学的解释,认为面试官在否定和刁难自己。其实,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,我们已经充当受害者了。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受害者,你的身体、心理及情感都处于对抗状态,这时候的你不可能平和与自信。
面试中,常产生的不正确的解释机制有:
·别人都应该能看懂我;
·受到批评的人一定很失败;
·我不能显露出自己的弱点,否则我就是很无能;
·我必须表现完美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;
·如果别人看到我有压力,感到苦恼,他们会认为我不够完美。
这样的解释机制,很容易产生委屈、挫败的情绪,很可能导致不知所措、无奈放弃或掩饰、修饰自己的行为。显然,这种表现不是用人单位希望看到的。
那么,面对面试中的种种压力,应该的解释机制是什么?
我想,从根本上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:
1、把面试当作一次平等的交流;
2、把面试当作一次“展示”而不是“考试”。
试想,如果你这样认识面试的话,前面提到的情绪还会产生吗?我们将会是怎样的表现?是自己满意的吗?是我们的雇主们希望看到的吗?
大家试试看!